服務熱線
4006-598-119
煙霧探測器,是目前市面上應用時間較久,應用范圍較廣的安全探測器。隨著應用環境的變化和復雜程度,人們逐漸發現煙霧探測器的不足之處。
于是,專家對煙霧探測器的結構組成進行優化,以便提高煙霧探測器的探測效果。優化手段之一,就是增加探測光源的數量。
應用原理
想要觀察到非光源的物體,就需要捕獲物體反射出來的光。光在通過不同介質會發生發射現象,其中根據介質的不同,可分為鏡面反射、漫反射、散射。這幾種反射區別在于反射后的光的路徑。
采用遮光率技術的煙霧探測器,就是通過發射光的強度和通過氣溶膠顆粒后光的強度對比進行分析,進而判斷采樣環境是否超過警戒閾值。
消失不見的光
光波具有波粒二象性(是指某物質同時具備波的特質及粒子的特質):從微觀來看,由光子組成,具有粒子性;從宏觀來看又表現出波動性。光波作為一種特定頻段是電磁波,其顏色與頻率有關。如紅光的波長約為600~700納米的范圍,藍光波長約為450~550納米的范圍。
當物體大于光的波長,光才會被反射出來,探測器才能“看見”物體;當物體小于光的波長,物體將不會被探測器感知,探測器則不可察覺物體。
如人的眼睛可見波長范圍是390nm~780nm,就沒法觀察到紫外線和紅外線;采用藍光光源的探測器,也沒法發現粒徑在450nm以下的微粒。
存在缺陷
煙霧是懸浮的無規則形狀的氣溶膠顆粒。物質受熱產生煙霧是一個持續且復雜的過程,煙霧顆粒粒徑范圍為1nm-100μm,不同時期不同物質受熱產生的氣溶膠顆粒大小、濃度也不盡相同。
煙霧探測器采用單一的光源發射器會存在“探測盲區”,沒法及時發現空氣樣本中的煙霧顆粒,導致物質受熱程度進一步惡化,極大地增加了災害發生的概率。
因此,煙霧探測器需采用多個光源發射器,才能降低漏報誤報問題。
總結
采用紅藍雙光源的煙霧探測器可以鎖定探測對象范圍,盡可能探測更小的懸浮顆粒,盡可能減少大顆粒的干擾,在實際應用中很大程度減少了誤報率。但,對于更小的微粒,采用紅藍雙光源的煙霧探測器仍然無法回避光的物理衍射特性。
上一篇:各類場所滅火器配置規范要求大匯總
下一篇:感煙探測器報警解決方法